國內A級車市場的“卷”,越來越“驚心動魄”了。
得A級車者得天下,一直是國內市場上的至理名言。即便最近幾年國內市場上已經出現(xiàn)了明顯的消費升級趨勢,但A級車市場的重要性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,畢竟從絕對量上看,A級車依舊是國內最大的單一細分市場。
蓋世汽車整理的銷量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2年國內A級轎車市場共計售車接近566萬輛,實現(xiàn)了4.5%的同比增長,在整個乘用車市場中的銷量占比接近四分之一。
市場潛力大,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。尤其最近兩年,借助電動化的時代大潮,主流自主車企迅速崛起,國內A級轎車市場的整體格局正在被重塑。
一方面,合資A級車終端市場價格失守,強勢如豐田都開始大幅度降價來保銷量。另一方面,自主A級車的市場競爭也“卷”出了不少新花樣,如高階的配置不斷下放、車身尺寸不斷加大等,都是近期國內自主A級車市場上的重要特征。就在幾天前,隨著秦PLUS DM-i推出售價10萬元以下的新版本,A級車市場上,油電同價的愿景,也正在加速到來。
秦PLUS DM-i推出低價版本
秦PLUS堪稱是最近兩年最成功的的一款自主轎車了。
2021年1月開啟預售,3月正式開售,此后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就突破了月售萬輛大關,8月銷量再破2萬輛。進入2022年之后,秦PLUS的月銷量基本都能穩(wěn)定在2萬輛以上。
如果總結秦PLUS車型成功的原因,靠著刀片電池和DM-i混動系統(tǒng)引爆市場是關鍵,當然歸根結底,比亞迪最近兩年的成功,主要還是得益于此前十數(shù)年間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培育。秦PLUS是首款搭載了刀片電池和DM-i混動系統(tǒng)的車型,也是第一款吃到市場紅利的產品。
不過,對任何一款車型而言,長期保持市場穩(wěn)定的秘訣其實只有一個,就是不斷的推新,來維持終端市場的新鮮感。
市場競爭越激烈,這個規(guī)律表現(xiàn)的也就越明顯。
在上市后的第三個年頭,秦PLUS的市場瓶頸,也越來越清晰的呈現(xiàn)了出來,從這款車近期的市場表現(xiàn)就能一窺究竟。當然,外部競爭環(huán)境的變化之外,秦PLUS的市場熱度下滑,內部其他眾多的“明星”車型分流市場關注度,也是重要原因。
要解決問題,就不得不做出改變。秦PLUS祭出的新武器是——推低價版本。
2月10日,秦PLUS DM-i 2023冠軍版正式上市,官方指導價9.98萬元—14.58萬元。這是比亞迪旗下DM-i車型售價首次下探到了10萬以內,如無意外的話,應該也是國內市場上,首款售價低于10萬元的插電混動車型。
較之最初的秦PLUS DM-i,秦PLUS DM-i 2023冠軍版的起售價格降低了1.4萬元。
殺傷力有多大?
先來看一組官方數(shù)據(jù),2月15日,比亞迪發(fā)了一張業(yè)績海報,顯示的內容是,秦PLUS DM-i冠軍版上市五天,訂單達25363輛。
比亞迪對此表示,通過全新的車型布局,秦PLUS DM-i 2023冠軍版殺入合資燃油車的價格腹地,在A轎市場首次實現(xiàn)“油電同價”,擊穿了合資燃油車最后一道防線。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指出,從用戶角度來說,A級家用轎車作為首購車型占比較高,對于產品性能、入手價格、空間與配置、用車成本等多維度都較為挑剔。在當前電池成本較高的背景下,通過采用性價比極高的插電混動技術實現(xiàn)低油耗、高性能,并提供同級別車型富有競爭優(yōu)勢的智能化配置,實現(xiàn)與油車同價,具備非常強的競爭優(yōu)勢。
這里有一個問題大家應該都比較關心,起售價格“卷”到10萬元以下,新車在配置上會不會做一些取舍呢?
首先作為一款年度改款車型,秦PLUS DM-i 2023冠軍版的內外飾基本保持不變,車市尺寸也依舊維持了原樣,長寬高分別為4765/1837/1495mm,軸距為2718mm。其次,在配置方面,較之售價11.38萬元的2021款入門級版本,售價9.98萬的新車,在不少看得見摸得到的地方,反而做了增配。8.8寸的液晶儀表屏取代了之前的5寸小屏、4揚聲器的喇叭升級到了6揚聲器、增加了語音識別系統(tǒng)、空調后出風口、前排座椅加熱和副駕電動調節(jié)等,屬實是減價增配了。
聊到這里,另外一個問題也就出現(xiàn)了,搞一個低售價的噱頭但不排產,這樣的情況在汽車圈可不少見,比亞迪會不會也是在“玩套路”?針對這個疑問,官方其實已經做出承諾,售價9.98萬元的版本絕不僅僅只是為了拉低車系起售價的宣傳手段,一定會全量排產供應。很顯然,在革了合資燃油車的命之外,這次,比亞迪還要徹底封死自主競爭對手的后路。
最近兩年,國內主流自主車企基本上都在布局插混市場。
在A級轎車市場上,吉利在去年推出了帝豪L雷神Hi·X,長安也即將推出UNI-V的插混版本,目前UNI-V iDD已經開啟預售,據(jù)悉,新車預計將會在3月份正式上市。兩款車型的市場關注度都不錯,市場假想敵也都相當明確,目標直指秦PLUS DM-i。
但起售價不足10萬的秦PLUS DM-i冠軍版上市后,整個“晉西北”可就都亂套了。帝豪L雷神Hi·X起售價接近13萬,UNI-V iDD的預售價更是直接拉倒了14.49萬元起。終端市場會怎么選,根本就不會是個問題。
比亞迪憑什么這么做?
降價增配還保障會充足供應,比亞迪的底氣從何而來?
目前來看,首先是比亞迪的產能儲備相當不錯。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產能桎梏之后,比亞迪在2022年進行了全面的產能升級,不僅大幅度擴產了三座老工廠,還在過去的一年之內開足馬力投建了5座新基地,年產能直接奔著400萬輛去了。進入2023年之后,比亞迪將不再被產能短缺所困擾。
其次,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積累是重要的支撐。蓋世汽車研究院認為,比亞迪之所以能夠率先在A級車市場上實現(xiàn)油電同價,主要得益于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創(chuàng)新優(yōu)勢和核心零部件技術自研帶來的規(guī)?;瘍?yōu)勢(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)。
此外,還有很重要的一點,比亞迪對A級車的市場份額有更大的企圖。
正如我們一開始所言,得A級車者得天下,比亞迪通過降低插電車型入門級價格,勢必希望在A級轎車領域迅速搶占市場份額。蓋世汽車認為,A級轎車市場也將是比亞迪在2023年實現(xiàn)規(guī)模化增長的關鍵細分市場之一,在A級車市場上快速完成燃油車替代,將是比亞迪接下來擁抱智能電動車時代的重要戰(zhàn)略。
2023年開年,特斯拉的降價已經讓國內車市一陣風聲鶴唳,比亞迪這次也耍起了狠,讓原本就并不十分明朗的2023年車市變得更加撲朔迷離,不僅同級燃油車要嚴陣以待,在新能源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。
更重要的是,我們并不知道這次秦PLUSDM-i的降價是單個事件還是一系列事件的開始。售價9.98萬的秦PLUS DM-i大概率會讓A級家轎市場再次洗牌,如果比亞迪的其他“明星”車型也跟進呢?那估計就是整個市場的大洗牌了。
鄭重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(wǎng)站轉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