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《歐洲汽車新聞》日前報道,今年前三季度,歐洲市場純電動車銷量同比大漲47%,但9月電動車增速已明顯放緩。特斯拉、大眾、奔馳等頭部企業(yè)更發(fā)出悲觀預測稱,市場的高利率和需求的低迷,正讓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消費欲望降低。其中,大眾透露,當下其電動車的訂單量僅有去年同期的一半。
具體來看,來自德國和意大利的經銷商,以及四家全球數據分析公司發(fā)布的研究報告均表示,歐洲市場電動車普及率增長正面臨瓶頸,除了經濟不穩(wěn)定外,消費者對電動車安全性、續(xù)航里程、價格的不滿意也成為重要因素。
一家來自巴伐利亞,擁有45年歷史的汽車經銷商負責人托馬斯·尼德邁爾說,“電動車技術發(fā)展的不確定性,是阻礙消費者現階段購車的重要原因。許多消費者認為電動車技術仍在快速改進、迭代中,因此寧愿多等兩三年買下一代技術更成熟的車型,而不是現在入手一輛貶值速度很快的產品。”
同時,英國和愛爾蘭最大的汽車數字市場AutoTrader表示,目前,英國市場電動車的平均售價比傳統燃油車要高出33%。而更多面向入門級消費者的電動新車預計將在2025年后才會上市。屆時,它們還需要面對來自中國的比亞迪、蔚來等品牌的強勢競爭。
汽車數據分析公司JATO Dynamics,在談到9月歐洲電動車銷量放緩時同樣表示,如果沒有更便宜的電動車上市供消費者選擇,需求將會維持低位,電動車增速也會持續(xù)放緩。
經銷商服務公司Cox Automotive也認為,當下電動車的低殘值會讓一部分消費者望而卻步,因為企業(yè)、消費者都處于觀望階段。而這一低殘值、高供應、低需求的低谷期,預計將從2024年一直持續(xù)到2027年。
消費數據分析公司Langston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,過去一年里,德國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意愿水平幾乎沒有增長。這就意味著,雖然市場在售的電動車數量和車型不斷增加,但想要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人數卻并未跟漲。
該公司還表示,1-9月歐洲電動車市場銷量的增長可能只是“假象”,只是在消化此前因供應鏈瓶頸而產生的積壓訂單,而不能反映真實的需求上漲。
來自美國的福特和通用同樣警告稱,由于新的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合同導致企業(yè)成本大增,同時市場需求表現疲軟,因此將推遲推出入門級電動車的計劃,以此削減開支。
鄭重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