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,將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推遲至2023年底實施。
回顧歷史,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,國家政策以補貼的形式促進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。2010年5月31日,財政部、科技部、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、國家發(fā)改委聯(lián)合發(fā)布《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的通知》,決定在上海、長春、深圳、杭州、合肥等5個城市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,最高補貼金額6萬元。這成為中國首個針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。
此后,國家補貼力度不斷加大,地方政策也紛紛跟進。到2014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將迎來又一個里程碑。2014年7月21日,國務院辦公廳發(fā)布《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》,明確提出給予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、車船稅、消費稅等稅收優(yōu)惠。自此,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正式落地,經歷了2017年和2020年兩次延期,有力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
在強力補貼的刺激下,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(guī)模正穩(wěn)步上升,2016年產銷51.7萬輛和50.7萬輛,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。2021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350萬輛,連續(xù)7年位居世界第一。今年1-7月,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(xù)保持高速增長態(tài)勢,產銷分別完成327.9萬輛和319.4萬輛。中汽協(xié)預測,全年產銷有望達到550萬輛。
除了規(guī)模的快速擴張,在政策的助力下,國內涌現(xiàn)出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企業(yè),明星產品百花齊放。比亞迪無疑是最好的例子之一。2008年,比亞迪推出“全球首款量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”,2015年起,連續(xù)四年實現(xiàn)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第一。2021年,比亞迪全年銷量超73萬輛,其中新能源汽車59.4萬輛,占比超80%。今年1-7月,比亞迪一發(fā)不可收拾,累計銷量80.4萬輛,同比增長292.0%。此外,宣布全面停產燃油動力汽車,并首次進入《財富》世界500強,都讓比亞迪在市場上大放異彩。
同時,許多造車新勢力如蔚來、理想、小鵬等。也在新能源的浪潮中站穩(wěn)了腳跟,為提高中國汽車的定價能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
鄭重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